三十五年內海鮮將在餐桌上消失

Interview/ Soac
Writer/ Chuan
Photographer/ Chuan

《科學期刊》以大數據分析,預估三十五年內海洋漁業將全面性崩毀。

過去我們總直覺地認為,森林是取之不竭的,所以我們能恣意砍伐。水資源是無限的,所以我們大舉將不需要的廢料排到海洋中。空氣資源是無限的,所以一根根的煙囪無止盡的挺入天際線。魚資源是取之不竭的,所以我們過度捕撈造成海洋生態失衡,許多魚種都瀕臨絕種。從前加拿大紐芬蘭有句方言「踩著鱈魚群的脊背就可上岸」,用來形容鱈魚之盛產,現在看來卻有點諷刺。





今天Soac與我邀請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研究員廖博士,談談是什麼原因造成海洋生態急速毀滅,以及在這樣的困境中,身為家庭烹飪的一份子要如何正確的選購海鮮。



廖博士分享,現代漁業為了效率和產值,大量使用對環境不友善的捕撈法,例如流刺、底拖網等。這類的方法在下網時直接大範圍的撒開,無論是不是捕撈的目標都一併撈起,有時連海龜、鯊魚或魚苗也成了無辜中彈的對象,演變成現在過度捕撈的問題。相較之下,延繩釣和海釣就對海洋生態友善許多。所以採購時要了解海鮮的貨源為何,或養殖的方式是否安全,以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幫兇。



『但是消費者要怎麼知道攤販上的魚是怎麼來的呢?』我們納悶的提問。

『除了詢問攤販之外,挑選有認證的漁獲也是一種方法。』廖博士解釋。具認證的漁獲會評比飼料來源、用藥疑慮、是否有勞力剝削與捕撈方式是否對環境友善。這個產銷履歷認證是由農委會授與的,讓每一條魚是從哪個魚塭來都有詳細的紀錄,從源頭徹底掌握海鮮品質。除了農委會,台灣湧升海洋企業也力推責任漁業,不管是養殖或是撈捕,都檢驗相關履歷,以了解捕撈方式,經過層層審核才會加入網站清單中,提供給大眾參考。

『我們就單刀直入的說吧,現在市場上幾乎找不到這種認證,政府的推廣也有其限度,到底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呢?就連我自己是飲食工作者,上市場時也不知道用什麼準則採購,時常不小心挑到不友善的漁獲。』Soac直接向廖博士提出他積在心底已久的問題。

『當然有認證的產品現實中沒這麼普及,所以需要教育消費者,讓大家慢慢認識捕撈方式和海鮮品種,避免失手買到加速漁業毀滅的產品。』廖博士解釋。

同時,這也是廖博士與中研院的邵廣昭老師共同策劃編寫「台灣海鮮選擇指南」的原因,為得是把市場上常見的海鮮分為「建議食用」、「想清楚」、「避免食用」三大類。

廖博士進一步說明,「台灣海鮮選擇指南」將對環境不友善的撈捕方式、成長速度慢或資源不易恢復的原因都以記號標示,並搭配圖片,同時,為增加易讀性,連市場上常聽見的俗名都詳細註明,像是班點青麟也會標記青鱗仔的俗名,都讓「台灣海鮮選擇指南」更貼近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。

不過就算手邊沒有「台灣海鮮選擇指南」,廖博士也教了幾個大原則就能輕鬆辨別,他建議以當季盛產、數量龐大、體型巴掌大小及外觀為銀白色都是好的選擇,比如:秋刀魚、竹夾魚。


『就以外觀為銀白色的魚類舉例,因為牠們通常洄游於海洋表層、生命週期短、產卵量多,而捕撈方式也不會破壞海底生態;相較之下,屬於外觀鮮豔的底棲性魚種,比如:鸚哥魚,因為它生長速度慢、屬食物鏈高層且外型較不是流線型的魚類,都是不太適合的選擇。』廖博士解釋。



簡單的整理挑選魚類的大方向:

建議挑選原則-數量多、當季便宜、體型約巴掌大、顏色銀白色、迴游性。

避免挑選原則-數量少、顏色鮮豔、大型魚、底棲性、生長速度慢。


『但「台灣海鮮選擇指南」有許多不建議食用的海鮮,都是台灣人非常喜愛的,像是蝦子,真的都不能吃了嗎?』Soac提出疑問。

『其實也不是這麼嚴重,主要是減少食用次數就足夠了』廖博士解釋。關於蝦獲來源有分養殖與撈捕,像是明蝦就是以底拖網捕獲,除了會有混獲問題,還會破壞海底環境。至於草蝦在傳統養殖方法中,一座魚塭就得塞滿十萬隻草蝦,而飼料魚粉也是以過度捕撈雜魚所製成,這都是間接造成環境負擔的原因。另外,高密度養殖會讓多餘飼料污染魚塭環境,而漁民為維持草蝦健康,必須使用藥物,這就明顯看出是非常不安全的養殖方式了。

『不過,現在有更環境友善的草蝦生態飼養方式,以低密度、混合物種來飼養,例如納入虱目魚與文蛤,如此一來,虱目魚未吃完的飼料,就會沉下去讓草蝦吃,而底部的文蛤也能淨化水質,環境相對友善許多。』廖博士補充。

廖博士更舉例:『關於台灣人愛吃的黃魚,其實大都從中國所進口,以大小魚混池的方式養殖,在狹窄、擁擠的空間裡,排泄物不僅容易污染環境,魚種也容易生病,環環相扣,過度投藥就變成難以解決的問題。此外,除了以急速冷凍處理的魚體,會存保良好,其餘直接運送的漁獲,經過三天船運,都會有病菌滋生的情形發生。』可以想見養殖魚中有許多問題,但卻為一般大眾難以得知。



而現在許多地區都設有保護區,來維持生態平衡。廖博士說到,『一個保護區在七年之內就能恢復二到四倍,而設保護區的面積越廣,恢復效益就越大。在南台灣的後壁湖其實三年內就有明顯成長,甚至在澳洲,石斑也有設保護區,因為石斑是定棲性的魚種,生活史上不會離開原生地超過八十公尺,所以只有游開保護區的石斑,才能夠提供給漁民捕撈,』這種方式,都讓海洋生態面對人類濫捕能有喘息的空間。

面對一場瀕臨枯竭的海洋生態,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是關鍵所在, 主動了解勝於無知,從捕撈方式及品種認識,就能避免毫不知情地傷害環境,甚至在下手購買、點餐面前仔細多想一想,都在有形與無形中影響了海洋生態。

相關連結:
台灣海鮮選擇指南-http://ppt.cc/~x_l
台灣海鮮指南app-http://ppt.cc/pU3AH
湧升海洋-http://www.seafood.com.tw/

廖博士Profile:

本名廖運志,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,現任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展示教育組。專攻海洋生物、深海生物、魚類分類與生態、甲殼動物分類,並致力推廣環境教育。愛好潛水與登山,生態攝影是興趣,從林間飛鼠拍到海上飛魚,自小就迷戀大海,並且永遠對海洋忠心耿耿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